咨询热线

400-123-3522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联系我们

400-123-352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68体育工业园88号
手机:13800003566
传真:+86-123-3522
邮箱:admin@youweb.com
园林知识>>当前位置: 8868体育 > 园林知识

学科708868体育年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6-19    点击数:

  8868体育今年,是造园学组成立七十周年,也是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批准设立十周年。为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将全年活动主题确定为“学科发展年”,举办系列研究、研讨和总结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学科七十年的发展,凝结了众多领导对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关心支持和数代风景园林专家学者的持续努力。许多专家更是围绕风景园林学科的创立、发展和特点等进行了持续地研究,对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公众号开辟专栏,将连续刊载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等,供会员和同行们学习交流。

  通过对中国园林学科的回顾与展望,指出了风景园林学科包含的3个层次及新世纪风景园林肩负的重任。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它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风景园林学融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于一体,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着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作用,产生着巨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古代传说,不论是西王母的“瑶池仙境”,教的“伊甸园”,还是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根据人间的优美自然环境加以理想化的塑造而成的人们向往的美好境域。它们经过口头流传到诸于文字描绘,令人仰慕。人们最早在布建祭祀场所时追寻探求,继而拥有权势的人在其生活的空间中加以效仿,即使是一般的大众也在生产、生活的空间中尽其所能利用自然因素改善自己的现实生存环境。园林从起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成为全世界几十亿人口共享、共识、共同研讨、实践着的自然、生命科学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学科。从18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的大城市出现了公园。欧洲工业以后,城市迅速膨胀,城市环境日趋恶化,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构想。19世纪下半叶,美国造园大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在考察了欧洲之后,规划了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和华盛顿的公园绿地系统,第一个把自己的职业称为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Architect)。自那以后,园林学的领域打破了封闭的园墙,扩大到城市整体绿化的范畴,风景园林师成为独立的职业8868体育。其职业的知识基础包括空间的规划设计、景观艺术构成,植物栽培、土建工程技术和地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1898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成立,1900年哈佛大学首开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这意味着风景园林已形成一门独立的专业和具有特定内涵的学科,标志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建立。风景园林学科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促成1948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成立。

  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提高,使从事农业的人口迅速减少,人口急剧向城市集聚,促成城市化的加速。今天全世界人口已有47%生活在城市,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已达80%以上。城市成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同时,原有的自然环境被破坏殆尽,生产和生活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同时又污染了人们生存的环境;而最积极、最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就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城市中多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其中的绿色植物是氧气的唯一源泉,并能在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大气和水体中的有害成分方面发挥独到作用。此外,绿地还能在缓解热岛效应、组织气流良性循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隔噪声、防灾避灾等方面发挥巨大功能,因而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巨大的宏观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化就是首先要按照生态学的要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达到适于人们健康生活的目标。

  城市绿地系统还是城市居民游憩休闲,亲近自然,开展各项文化、体育、科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城市绿地系统同城市依托的自然地貌和文化传统相结合,装点城市,造成本城市美好的、引以为荣的并且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风貌特点。可见城市园林绿化承担着解决在城市中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艰巨课题,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城市园林绿化又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要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布局中作出安排;要同城市公用工程同时建设,要同城市交通、信息网络、给排水、能源管线相协调;同环境保护、环卫设施建设、水源地保护、水资源涵养、河道水体景观相关连,同各项建设项目相配套。因而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同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纳入统一管理体系。

  科技的进步和交通手段的改善使人类活动的范围几乎伸展到地球的每个角落,地球相对变小了。大规模的建设扰动了自然界的平衡秩序,使自然生态受到严重威胁。到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者惊呼人类唯一家园——地球将被人类自己毁灭!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不全面地、有计划地对地球加以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势必遭到彻底的破坏。196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I. L. McHarg)发表了《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提出以生态原理作为各项建设的设计和决策的依据,使人类的建设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1978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主席西蒙兹(J. O. Simonds)发表了他的《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对大地景观规划作了系统的论述。信息时代的眼界和新的驾驭世界的科技手段,使风景园林学科的领域又延伸到“大地景观规划”的阶段,这与40年前主席提出的“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不谋而合。

  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包含: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并运用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创造、保护和管理人居环境中的各种园林;选育优良品质的植物,研究表现良好的植物群落组合,研究植物生境特点及相关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园林绿地设计水平和绿地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化学是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调查研究居民游憩、健身对园林绿地的需求和文化心理,测定园林绿地改善和净化环境能力的计量化数据,合理地确定城市中所需的绿量并合理布局,构成系统;主持或参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研究城市中各种类型园林绿地的建设、管理技术;分析评估城市园林绿化在宏观经济方面的投资和效益。以及研究制定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政策、措施等。大地景观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和环境敏感性分析;最大限度地保存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生物种的繁衍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景观和珍贵文化、自然遗产,最合理地使用土地8868体育。规划工作的范围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休养度假胜地、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滨堤岸景观、采矿及其他迹地景观恢复等;并参与区域规划、高速公路和铁道的选线及路景规划,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景观规划等。可见风景园林师工作的范围已扩大到城乡和原野,关心着的是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风景园林学科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它比建筑多了自然,比林业多了艺术;它不仅做出规划,还承担施工、养护、管理,建设成实体景物;它为旅游业创造出巨额的经济效益,自己却默默奉献;它和环境保护、文物部门结成同盟军,在各自的领域中分工合作。

  中国风景园林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西亚、希腊和中国)之一。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具特色。但是在国内建立这一门现代学科,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出现的事。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大学本科里,只是在农学院园艺系中,在学习观赏植物、栽培应用的同时学一门造园学。在工科院校营造建筑学系也只是从空间布局、建筑艺术的角度讲授园林和相关工程知识。当时国内的少数园林专家都是在国外学成的。

  1949—1953年,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农学院等院校园艺系都有一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园林部门工作。1951年,由清华大学梁思成、吴良镛先生和北京农业大学汪菊渊先生发起,在北京市建设局的支持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造园专业,1953年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上述院校的毕业生与原有的老专家密切结合,成为建国初期的第一批风景园林专业骨干。

  建国初期,虽然我国经济基础很薄弱,国家还是十分重视园林绿化工作的。各城市都有园林局和处主管这项工作,在城市绿化和公园建设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习苏联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列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1958年提出“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园林绿化工作有较大的发展。然而在“文化大”的十年浩劫中,风景园林被打成封、资、修,园林机构被撤销,大学园林专业停课,大量公园绿地被侵占,风景园林学科陷入低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风景园林学科得到重新发展。从中央到省、市恢复了园林管理机构,有40多所农林、建筑、城建大专院校开设了园林(植物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系或专业。国务院先后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等一系列法规。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之后,我国政府把保护环境、绿化祖国作为基本国策。为此,建设部制定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全国各城市根据这些指标编制或修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开展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据1997年统计,全国从事风景园林建设、管理、教学、科研的职工有40多万人,全国668座设市城市平均绿化覆盖率为25.5%,人均公共绿地5.5m⊃2;,国家8868体育、省、市(县)风景名胜区总面积9.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

  198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下建立了园林学会(二级学会),1989年成立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一级学会),目前有团体会员117个,会员1.1万余人,分布在园林、风景区、建筑、城市规划、林业、园艺、环保、文物、旅游、交通、冶金、化工等各行业之中,并出版学术刊物《中国园林》。

  在园林艺术理论、园林植物培育、造园设计、施工、管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生态、园林经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8868体育。这些成果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事业8868体育、经济的对外开放乃至国家整体形象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会加强了对外交流,一方面吸收国际上风景园林学术的新成果,一方面宣传我国风景园林特色和建设成就,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总会大多数成员都认识到,缺了中国的参加,这个国际组织就是不完全的。

  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实际水平和工作业绩,距离现代化建设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表现在全社会对风景园林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环境意识普遍不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认为园林绿地占用大量土地却不能或只能产出微不足道的经济收入。建造环境绿地被物业投资者视为负担,有些地方甚至侵占仅有的少量公园绿地搞房地产开发。致使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仍处在非常落后的状况。现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地率都在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在30m⊃2;以上。我国现行标准要求绿地率30%,人均公共绿地7m⊃2;,仅是维持城市生态不致恶化的最低临界值,却还有人认为是浪费土地,实施起来仍困难重重。预测下个世纪30年代我国城市化地区人口将超过60%,如果不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在广袤的国土上,人们乐于看到风景名胜区和其他许多有力的旅游事业的生长点,但这些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却很不得力,以至大量的风景名胜区受到破坏性“建设”的冲击,资源凋敝,环境恶化,难以持续利用。在这里风景园林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风景园林工作的范围未得到充分的拓展。我们在赞赏国外高速公路沿途的优美景色时,是否想到其中有风景园林师的辛劳?如果我们在国土规划、区域规划、铁道公路选线、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经济开发区筹建等方面都有风景园林师参与,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师对国土资源,对人与自然,对人类文化与生物,对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综合和协调能力,一定能更好地保护全国的生态,避免或缓解毁坏山林植被、破坏生态和地貌、水土严重流失的弊端。目前我国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扩大,自然灾害频繁,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同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长期下去必将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长远目标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有关风景园林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风景园林行政管理力度不够,特别是风景园林作为一项产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市场秩序混乱。在此情况下,风景园林理论的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几个全国性的有关科研机构都因经费无着而放弃了研究工作,只靠承担规划设计以谋求仅仅是低水平的生存。甚至曾一度热起来的高等院校中的风景园林专业也相继停办,实在堪忧。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我国要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环境的落后面貌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现实压力很大,我们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最好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正视前人的教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好同自然的关系,搞好环境建设,就可以少走弯路,用较短的时间,消费较少的资源,走完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迎头赶上他们。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大家取得共识,每个国家都应该对世界负责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也郑重地作出承诺。关键是要切实落实在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的同时搞好环境建设的方针,保证提供适宜的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中国风景园林专家做过许多探索和思考。为学科的发展,为使学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迎接新的世纪。我们正在实施或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摘其要者列举如下: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风景园林的认识,还停留在美化、观赏的阶段,认为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品。为此,要大力宣传风景园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可发挥作用的领域。尤应重视向各级决策者做好宣传和建议工作,做好参谋和助手,最大限度地争取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拓展风景园林的工作领域。风景园林工作者也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吸收新的知识。

  (2) 继续坚持风景园林科研和理论工作,为推进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加强后劲。特别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深入研究风景园林与生态学的关系,研究风景园林在调节人类活动、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之间的作用及调节的途径,计算其投入与产出(包括宏观效益)的量,从而认识风景园林在协调三者关系中的真正价值。

  研究在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建设用地标准很低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类绿地的标准和布局设置要求。挖掘土地利用、绿化方法和提高绿地质量等方面的潜力。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发挥我国市管县体制的优势,打破建成区、规划区的界限,城乡一体,全面规划。

  研究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的途径,协调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环境目标,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游憩休闲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居民游憩休闲对风景园林的需求,研究如何以规划营造的绿色空间为载体,设置丰富多彩的休闲游憩项目,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旅游事业创造条件。

  继承我国优秀造园传统,吸收新的科技成果、新的设计思想和新手段,创造适合人民新的生活方式和喜闻乐见的新园林。

  研究园林绿地防灾、减灾的作用与需求。日本在阪神大地震后,立即调查城市园林绿地在防灾避难方面的作用,将城市公园绿地标准从人均10m⊃2;提高到20m⊃2;。我国也是地震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多发国家,对此应受到启发,加强研究。

  在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植物保护、园林绿化建设施工、养护、管理方面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的应用与研究。

  管理体制、行政立法、科研、教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直接关系到学科发展与前途的问题都有待研究并提出解决意见。

  长期以来,园林绿化作为事业单位因为国家财政力量有限而难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政企、政事、事企分开。苗木、花卉生产,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和服务经营都要进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使用、有偿服务。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多样,原始自然生态类型极为丰富,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于1992年作为首批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承担着国际义务。

  园林植物可以包容植物资源很大部分,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农业、林业所运用的物种,但其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且工作的基础薄弱。风景园林师不可能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部任务作为己任,但在执行国土景观规划、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任务时,必须贯彻执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原则。当前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切实改善风景名胜区和城市规划区生态状况,确定重点保护的景观和物种,加强动物园、植物园的物种移地保护工作和确定一批关系全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有计划地实施。

  我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之多,为世界罕见。这些都属于国家的,甚至是世界的珍贵遗产。我国政府已多次颁布保护管理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的法规。1985年经全国批准又签署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承担起了保护人类共同财富的义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化法制管理尤显重要。绝不允许以破坏不能再生的珍贵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环境为代价,来谋取一时的局部和部门利益而铸成千古大错。我们要研究总结国内外保护和管理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经验,研究在有条件时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可能性,将我国的珍贵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好和管理好。

  不断了解国际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把国外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介绍给国人,防止拉大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在加强同国际同行及其专业组织的联系与交流,开展双边的和多边的活动。我们还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参加国际学术组织。

  回顾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展望,深切地感到任何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都无法脱离我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提供的可能性,也无法脱离国际环境。但我们又看到这个学科的勃勃生机,具有能动的作用,可以影响社会进步的进程,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和人类的未来发展,正因如此,风景园林学科的前景是美好的,前途是灿烂光明的。

  注:本文为庆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40周年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而作,收入《中国科委纪念文集》。原文刊载于《中国园林》1999年第1期40-42页。

  李嘉乐 (1924—2006) 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园艺系,曾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北京园林学会理事长、北京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等职。

  王秉洛(1936—2015) 山东烟台人,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曾任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成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网站首页 8868体育 资讯中心 园林知识 景观展示 园林规范 优秀案例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3522    传真:+86-123-352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68体育工业园88号
Copyright © 2012-2022 8868体育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1006670号